当前位置: > 心理科普 > 青少年心理 > 正文

子豚馆恋母系列[小妈妈2中文版视频]

更新日期:2022-02-21 16:31:04  来源:www.sglongjoy.com

导读赵熙书法左志丹保藏的赵熙手书册子内页。刘陈平摄在成都人民公园里,“辛亥秋保路死事留念碑”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地标和“镇园之宝”。留念碑上,四方均有“辛亥秋保路死事留念碑”的字样,仅仅字体不同。而西面上的几个字,正是赵熙题写。书法好,是后人对赵熙的形象之一,保藏赵熙手书也是蜀中的习尚,有说法称,“家有赵翁书,斯人才不俗”。在书法之外,赵熙仍是“同光体”诗派的代表...

赵熙书法

左志丹保藏的赵熙手书册子内页。刘陈平摄

在成都人民公园里,“辛亥秋保路死事留念碑”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地标和“镇园之宝”。留念碑上,四方均有“辛亥秋保路死事留念碑”的字样,仅仅字体不同。而西面上的几个字,正是赵熙题写。书法好,是后人对赵熙的形象之一,保藏赵熙手书也是蜀中的习尚,有说法称,“家有赵翁书,斯人才不俗”。

在书法之外,赵熙仍是“同光体”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,以“诗、词、书、画、戏”五绝闻名于世。是晚清时期巴渝闻名的文人士大夫,诗词特别为人称道,有“西川榜首人”之誉。

贫家聪明

卖银镯筹集肄业路费

赵熙,字尧生,号香宋,晚年自号香宋白叟,又署香宋词人、天山渔民,室名雪王龛。1867年(清同治六年),赵熙出生在四川荣县一个并不殷实的家庭。

赵熙的儿子赵念君在《香宋先生年谱》及《香宋先生年谱(续)》里记载:“居宅仅瓦屋土墙数间,此外即无财物。”赵熙的父亲以居宅训蒙为业,母亲在“门前隙地,栽培蔬菜,夜则纺织土布。”长姑给别人家做童养媳,两个兄长自幼劳动失学,担卖煤炭,帮忙家计。与赤贫相对的,是赵熙天资聪颖,被全家人宠爱。1882年,15岁的赵熙应童子试,赵熙原本叫赵熹。主试官垂青赵熙的文才,忧虑他的姓名犯了先贤朱熹的名讳,而与功名有碍,为他改名为“熙”。

1887年,20岁的“秀才”赵熙到了嘉定府的九峰书院入学,为了筹集路费和途中食宿费用,心爱幼子的母亲卖掉了“仅有嫁奁空心银镯一只”。从荣县到嘉定府的2日路途中,赵熙用自己带的咸鸭蛋,和其时村庄小店为图卖饭而免费供给的“随菜”佐食。穷困如此,而自励之心更强。

1892年,25岁的赵熙赴京赶考,中了进士,并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,并在1894年,赵熙授翰林院编修,走上了“学而优则仕”的传统路途。

为官正直

不畏权贵弹劾奕劻

1909年,赵熙做了江西道督查御史。他屡次直言弹劾,赵尔巽、庆亲王弈劻、盛宣怀都被弹劾过。

奕劻其时是首席军机大臣,也是卖官鬻爵的内行,御史蒋式惺、赵启霖、江春霖都相继弹劾过他,可是结局却是或许被斥外转,或许被除名,或许被斥回原衙门行走,奕劻自己则敛财仍旧。在这种情况下,赵熙再论亲贵用事案,弹劾奕劻。赵念君在年谱里录入有只言片语:“今有不得不为宪政出路计者,以亲贵大臣不得操行政之权也”。赵熙也“直声震朝野”,梁启超赞誉说:“谏草留御床,直声在六合。”

为了揭穿奕劻父子的丑行,赵熙还在北京广和居饭庄题壁两首七律诗:

“竟然满汉一家人,干女干儿色色新。也当朱陈通嫁娶,原本云贵是同乡。莺声呖呖呼爹日,豚子依依恋母辰。一种风情谁识得?劝君何须问前因。”

“一堂二(一作两)代作干爷,喜气重重出一家。按例定应(一作天然)呼格格,存候应不唤爸爸。岐王宅里开新样,江令归来有旧衙,儿自弄璋翁弄瓦,寄生草对寄生花。”

两首诗很快就流传开来,而饭庄老板为了避祸,第二天就刮去了墙上的题诗。

保路运动中

弹劾盛宣怀和赵尔丰

弹劾盛宣怀,则和另一件大事——保路运动有关。巴蜀文明专家谭继和介绍,1911年5月,清政府正式宣告将铁路收归国有,这个音讯可以说是震惊全国。

早在1903年9月,清政府推广新政时,答应各地商办铁路。1904年1月,四川总督锡良招集蜀中官绅协商,寻求以蒲殿俊等留日学生的定见和采用蜀中有识之士的主张,决议建立川汉铁路公司。锡良和官绅们协商,拟定了《川汉铁路集股规章》。据统计,其时四川7000万人,不管贫富,都与川汉铁路联络在一起。而出钱最多、出力最大的是广阔劳动听民。

盛宣怀不只宣告将铁路收归国有,而且对四川提出来条件比较湖南、广东等地都要严厉,所以四川的对立声响也最大。赵熙被推为京官川南代表,而且以言官身份奏劫邮传部尚书盛宣怀告贷卖路罪:“膺君父于积薪之危,加民众以破家之害。”

四川的保路运动愈演愈烈,1911年9月,全四川都已经卷入了罢课、罢市、抗粮、抗捐的群众运动中。9月7日,赵尔丰拘捕蒲殿俊、罗纶等人,巡兵开枪,当场打死示威市民32人,伤者很多,酿成了“成都血案”。赵熙因而弹劾赵尔丰,要求惩办赵尔丰,“请雪死者之冤,平生者之愤”。

1913年,人们为了留念四川保路运动中的遇难勇士,在成都少城公园内建立了留念碑,请其时四川闻名的书法家书写,赵熙也在约请队伍中,写下西面碑名。

改写《情探》

川剧名戏大雅大俗

谭继和说,赵熙的成果主要在诗文上。有学者考证,赵熙终身作诗3000余首,诗词体裁广泛,内容丰富,诗篇清丽,章士钊在其《论近代诗家绝句》中谓道“陈杨都到川西去,善颂川西榜首人。”

关于赵熙,还有一个故事不得不提,那就是写川剧剧本《情探》。赵念君的记载,1902年,“回家度岁,路过贡井胡府,留宴时观看木偶戏《活捉王魁》,认为焦桂英形象桀,情节简略,未能描绘人物,一夜改写为《情探))(以后续成全剧)。”

可是这一时的戏笔,却带来了迄今为止川剧剧本文学的最高成果。川剧知名演员蓝莅临在《八旬老翁话<情探>》中介绍,《情探》是大幕戏《焚香记》的结尾,大致情节如下:

王魁是一个秀才,失意时遇到当地名妓桂英,乞求桂英收留,并在其悉心照料下恢复,二人也在共处中相互招引并擦出爱情的火花。后来,王魁上京赶考,二人别离之际还在海神庙许下誓词。可是王魁在京城蟾宫折桂,并被当朝宰相看中,有意招为半子。王魁在一番纠结后,给桂英宣布一纸休书,自己进了相府大门。桂英含恨在海神庙自缢,阎罗勘明案情,命拿鬼随桂英活捉王魁,到阴司科罪。《情探》这折戏就从这儿开端。

《活捉王魁》的剧本词句缺少文采,情节简略没有对立抵触,桂英的形象桀,王魁的负心汉形象也不行典型。在赵熙的处理下,桂英发于“情”,在“探”和“情”里好事多磨,对王魁三番打听,企图以“情”感动王魁,王魁三次严词拒绝桂英。桂英一退再退,王魁虽几度心软,但最终总是咬紧牙关,不愿松动,总算把桂英逼上死路,剧情在这好事多磨中逐渐到达高潮。人物的对立、情感和心境也得到了充分体现。

除了对人物、情节的描绘,赵熙把自己的诗文功底也展露在了剧本里。谭继和说,“《情探》有川剧榜首折子戏之称。本来的剧本是很俗的,可是赵熙自身的诗词功底,把这部戏写得大雅大俗。它俗是诙谐,而不是庸俗。也是由于赵熙这样的文人参加,也使得川剧在花部戏中是最早重视剧本文学化的,在文学化和艺术化上都取得了成果。”

蓝莅临回想,《情探》面世后,敏捷以其动听的情节,新颖的构思,细腻的描绘,美丽的文辞征服了广阔观众,成为众所周知,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。

《情探》有一段唱词:“深宵静,夜色哀,月明如水浸楼台,透出了凄风一派。梨花落,杏花开,梦绕长安十二街。夜间和露立窗台,到晓来曲折书斋外。纸儿、笔儿、墨儿、砚儿,件件般般都似郎君在,泪洒空斋,只落得望眼欲穿不见一书来。”

汪曾祺一听到“月明如水浸楼台”一句,就感叹道,唯有文学水平很高的地方戏才干有这样精巧的唱词。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茜

赵熙的部分对联

悬来邃古雪;化作清瑶流。——题峨眉山仙峰寺

万里烟云朝雪界;九天龙象护经窗。——题峨眉山金顶

独坐傍晚谁是伴;怎教红粉不成灰。——集白居易诗句题成都望江楼公园

雨过林霏清石气;秋将山翠入诗心。——题乐山乌尤寺止息亭

南北一家,借健儿身手;冤亲相等,是我佛慈善。——题泸州慰忠亭,留念讨袁遇难将士

谈笑傲红尘,杖藜行歌,忽想念飘逸从军、清新开府;平原树绿野,经纶小展,也莞领雨中春树、槛外长江。——题重庆市涨秋楼

大宋小宋,大苏小苏,一朝难兄难弟,此地有二王合传;古文今文,古体今体,独占好山好水,何人更高阁藏书。——题荣县书阁

阅读全文
Cnzz